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25 22:16:20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简单的数字1和2幼儿基本认识,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多幼儿似懂非懂,我选择了学习“1”和“2”这个活动。对于刚入园三个月的幼儿,我从他们感兴趣的水果入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摸一摸”的游戏、分组自选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2”,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

3、能根据实物范例、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数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贴一个或两个糖果标记)、小篮子(篮子上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子(瓶身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盖上贴着1或2的数字标记),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1”和“2”》.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中的苹果和梨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图片,学习“1”、“2”。

学习“1”。

拿出一个苹果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几个苹果?”(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苹果。)

学习“2”。

(1)拿出一个梨卡片贴在苹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几个梨?”(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梨。)

(2)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3)再拿出一个梨贴在第一个梨的旁边,引导幼儿直观感知1个梨添上1个梨是2个梨。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1”和“2”,初步了解数字的意义。

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认读,说说1像什么。

(2)将数字贴在苹果旁边,让幼儿知道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认读数字“2”,引导幼儿认读,说说“2”像什么。

将数字2贴在梨旁边,让幼儿知道2个梨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积木放在盒子里,教师出示“1、2”数字卡片,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相应数量的东西。

5、分组自选活动。

第一组:装糖果。投放贴有糖果标志的罐子,让幼儿根据罐子上的糖果数量,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

第二组:装珠子。投放贴有圆点标记的小篮子,让幼儿根据圆点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放入篮子中。

第三组:盖瓶盖。投放画有一个或两个圆点,大小相同的瓶子两个,让幼儿根据瓶子上的圆点,匹配贴有相应数字的瓶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将“装饼干”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练习。

2、将“装糖果”“装珠子”“盖瓶盖”等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说出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探索兴趣的激发,以及观察、比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2、准备四种颜色的圆圈(红、黄、蓝、绿四色)

【活动过程】

一、让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请他们自由的观察、触摸和摆放。

师: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拿一样玩具,待会玩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拿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摸上去是有什么感觉?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看会怎么样?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二、教师从幼儿的观察中向学生介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及其特征。

1、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我玩的是可乐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分析进行总结型概述。

师:球体无论从哪一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

圆柱体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中间上下一样粗,把它平放在一个平面上,会前后滚动,像一根柱子;

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一样大,都是正方形,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都不能滚动;

长方体和正方体差不多,有四个面是一样大,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也是一样大,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么放,也都不能滚动。

三、请幼儿分别将各种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师:为了证明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了,下面来请小朋友将手中的物品分分类,将球体放入红圈内,将圆柱体放入黄圈内,将正方形放入蓝圈内,将长方体放入绿圈内。(分好后)

师:我请小朋友来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分对了,如果有错,应该放在哪里?

四、请幼儿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教室内的事物)

师:不知道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教室里面有很多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大家来找找看好不好?(找到后,老师夸小朋友们真厉害)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形体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猪造房子的活动,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面积或相等面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难重点:

了解拼搭材料的数量与不同体积或相等体积之间的数量守恒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ppt

学具:

1、房子轮廓卡片人手一份、三种大小型号不同的蓝色砖块;

2、三座大房子和砖块记录表;

3、记号笔、便签纸。

操作音乐《肖邦钢琴曲-雨滴》《三只小猪》

活动过程:

一、三只小猪造房子。

1、激发兴趣。

--你们听说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哪座房子最牢固?

--今天叶老师也请来了三只小猪,看,这是谁?他们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后,也决定造砖头房子,看,这是他们房子的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的?不同在哪里?

2、小猪造房子--三只小猪太心急了,砖块还没有造好呢,瞧,这是他们要用的砖,什么形状?猜一猜最小的房子要用几块这样的砖呢?

--猜测中间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猜测最大房子所需砖块数量。

3、讨论:砖块的多少和房子的大小关系?

4、小结:砖块相同时,房子越大,所需的砖头越多,房子越小,所需的砖头越少。

二、造房子比赛。

1、介绍材料和比赛内容。

2、幼儿操作

3、集体验证

4、讨论:造一样大的房子,砖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5、小结:造相同的房子,砖块越大,所需的砖越少,砖块越小,所需的砖越多。

三、帮助小猪造新房。

1、观察大房子,激发帮助小猪的愿望。

2、提出要求。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

4、集体验证--这组用了多少块砖?查看记录表。

5、活动延伸--刚才我们用到所有型号的砖块进行造房子比赛,而且发现每组所用的砖块数量不同,有多有少,下次我们还可以进行用最少砖或最多砖进行造房子,一定一很有趣,好吗?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测量是数学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纲要》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从最近我园种植地里的甘蔗成熟后对甘蔗长度的讨论引发,内容抓住孩子的兴趣,贴近其最近发展区水平。活动中,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步步推进,引导幼儿通过猜测讨论、观察比较、实验操作、交流分享等方法,帮助幼儿在与熟悉的自然测量物:树叶、胡萝卜等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和建构对测量的直接经验,积累学习感受,建构数学知识,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长度,感知多种测量方法。

2、引发幼儿对使用生活中常见自然物进行测量的兴趣。

重点:在探索中学习感受多种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树叶、胡萝卜若干;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问题:

(价值分析: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种植地里的甘蔗宝宝,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长得有多高?蚯蚓们是他的好朋友,大家自告奋勇来帮忙,为它量量到底已经长得多高了。

蚯蚓们开始到处找材料为甘蔗宝宝量身体,你们说可以找哪些材料呢?

二、根据故事情节,尝试使用不同的自然物进行测量

(价值分析:多种测量方法、问题的设疑,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务的快乐中,迎接新的挑战,积累对测量的直接经验。)

(一)许多相同的.树叶,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树叶要像好朋友似的紧紧挨着

排成一直线

(二)一根胡萝卜,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关键问题:胡萝卜从哪里开始放?为什么要做记号?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首尾相连(做好标记)

一边量一边数

(三)没有材料,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是最简单、方便的测量工具。

三、经验拓展

(价值分析: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测量的关注,不断积累新经验)

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方便的测量好方法。如:尺等。

活动评析:

这个大班数活动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它所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物都来自于幼儿日常接触的生活中的物品。因此在活动中,我觉得幼儿对材料操作很熟练,避免了材料本身由于陌生引起的无关探索的干扰。活动的整体设计是层层推进的,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发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在这其中幼儿能积极开动脑筋,相互讨论、大胆猜测,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运用其中,事实上最终孩子们找到了全部适宜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获得了探索成功地满足。在建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对于提问的设计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引导幼儿推进猜测、进一步思考,在本活动的难点部分: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花了较长时间在这个环节上,致使整个活动时间上略有超出。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分合式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第一组加减,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数字,加、减、等号、分合号。

2、点子图、9的第一组分合式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游戏:碰球。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第一组加减。

(1)出示8的`第一组分合式:"这道分合式怎么读?""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1+8=)"你是用哪道算式来表示哪个分合式?"(用1+8=这道算式来表示1和8合起来是9这个分合式))"请你把这道算式的得数算出来。""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的那个数)"请把分合式填完整。"

(2)出示分合式9可以分成8和?。"这个分合式怎么读?","列出算式并算出分合式中少的那个数是几?"(9-8=1)

三、小组活动第一、二、三组: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写算式。

第四、五、六、七组:填分合式列出算式。

四、活动评价。

(1)出示4道分合式和相应的4道算式,幼儿重点讲述这两个分合式与列出的算式意思。

(2)归纳分合式。

"可以用哪一个分合式来表示这4道算式。"

(3)看算式编应用题。

"这4道算式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事呢?"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 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 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 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