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4 05:01:20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如果在修一条路时,前面遇到一棵树,你打算怎样办?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1课《路旁的橡树》。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②一边读、一边想:每段讲的是什么?

③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反复读。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一说:每段讲的是什么?

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

2.置疑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2.大家讨论、交流。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在选择是保树,还是砍树修路时,筑路人毅然选择了保树,宁可多费力气,多花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教案点评: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示例二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探究活动

卫生纸纸芯应当省去

我们平时使用的筒装卫生纸,里面都衬有一个硬纸板芯,用完外面的卫生纸,纸内的那个纸芯子也就变成了垃圾。

去掉那个纸芯,一点也不影响卫生纸的质量,也不影响使用。别笑看了这小小的一个圆纸芯,它可是拿木材等资源换来的!以城市每户家庭月消耗15筒算,那么,全国1亿户家庭月消耗卫生纸就达15亿筒之巨,而一年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80亿筒这一天文数字。再加上宾馆、单位所用,这卫生纸的消耗量是多么是多么惊人。那么,用于这二三百亿筒卫生纸的硬纸板芯又需多少木材?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可遗憾的是,为此而倒下的几百万、上千万立方米的树木,仅仅只是做一点“内衬”而已,根本起不到丝毫的.作用。这岂只是可惜,而是对有限的森林资源的糟蹋!

今天,环境恶化已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危险关头,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从大处着眼和从小处入手来节约资源,来维护生态平衡,来坚决杜绝各方面的浪费。联想到卫生纸,自然应该省去这个纸芯。当然,在生产、消费领域,由于过度包装,由于画蛇添足,可以省去的地方还有许多。我想,节省资源,简洁包装,减少浪费,应该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对此,除了企业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把自己的生产(包括包装)纳入环保的轨道之外,还期待政策法规的完善,从法律上来遏制过度的包装和浪费。

看了《卫生纸芯应当省去》一文后,你受到哪些启发?

找一找我们学习、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浪费资源的现象;写出你所了解的情况(可用数字法、举例说明等方法),想一想有没有解决现状的办法。

也可以采用写建议书的形式给相关的部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几条建议。

下面向同学们推荐一篇刘寅同学写的建议书,供大家参考。

建议书

康居小区管理处的叔叔阿姨们:

咱们小区刚建立了不到两年,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想给您们提几条建议:

一、春天到了,别的小区里草绿了,花开了,可咱们小区却光秃秃的,一片荒芜的景象。所以,我认为咱们应该腾出一片空地,种上草籽,撒上花种,移植树木,既让我们小区的空气清鲜,又使环境优美。另外,应该派专职人员定期修剪,浇水。

二、平时,我们这些学生想下楼玩球、做游戏,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打篮球,没有篮筐;打乒乓球,没有台子;打网球、羽毛球,又没有网子。看到其它小区的学生尽情地玩耍,我们既羡慕又妒忌。所以,我想请小区为我们开辟一块游戏的场所,设置一些体育器材和设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课读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卡通图片、自制游戏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家过新年的时候,贴春联吗?你知道春联有什么特点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对联的有关知识)教材的第114页也有几幅有关人的思想品质的对子,请同学们欣赏。

(通过孩子熟悉的春节对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1)想一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伴帮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3)生自由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1)师拍手示范读。

(2)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我们学校三(1)班的学生,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点成绩也不骄傲,老师们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 ……此处隐藏6418个字……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课时

一、复习课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件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5)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搜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