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9-20 22:16:14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敢于尝试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2、乐意记录并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准备:

1、食物:胡萝卜、白萝卜、黄瓜、土豆、熟鸡蛋

2、工具:剪刀、西餐刀、钳子、刨子、锯子、空矿泉水瓶

过程:

一、小手能帮我们做许多事,今天我们又要用小手来做事了,我们把这些东西装到瓶里去好吗?我们这里有许多东西,你想把哪一样东西装到瓶里去就把这样东西选进你的箩筐里。

二、(让幼儿尝试把东西装进去),这样能把东西装进瓶里吗?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放进去呢?

三、有的小朋友想到了小手可以请小工具来帮忙,老师准备了很多小工具,你想选哪些小工具来把帮忙?这些小工具是不是能帮你忙呢?我们就来试一试。(教师示范)选你要用小工具放进你的箩筐里,去试试这个小工具能不能帮你的忙。如果能的就选择这个小工具的`图片贴在记录纸上画a的地方,如果不能帮忙就把图片贴在记录纸上画r的地方。试的时候一样一样地试,试完一样记好后再试第二样。

四、幼儿操作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记录情况,同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五、交流

1、你装的是什么?

2、你是请谁来帮忙的?

3、你是怎样用它把东西变小放进瓶子里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重力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

3、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纸条,垫板,积木,雪花片,记录表,笔,硬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实验,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操作,感知纸的承重力。(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尝试。(2)师生交流,发现纸折叠后会改变纸的.承重力。

3、再次操作,尝试记录。(1)教师介绍材料,示范记录方法。(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自主尝试探索。

4、师生交流操作中的发现(1)用图表形式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折叠后的纸承重力的不同。(2)简单小结:同样的纸折叠不同,承重就不同。

5、应用:选择合适的纸包装不同重量的杯子。

6、延伸: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纸进行尝试,发现更多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发现和了解喷泉形成的简单原理。

2、乐于探索,积极参与喷泉小实验。

3、感受喷泉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饮料瓶、盖子、一次性杯子、管子。(在饮料瓶身和一次性杯子上钻好洞)

2、喷泉的视频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交流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喷泉吗?在哪里见过?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喷泉游戏。

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的,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利用这些材料玩出喷泉。

教师:师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操作。(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赏)

教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玩出喷泉的?(幼儿回答)

二、第二次探索,了解喷泉的形成。

发书,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操作示意图。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玩出了喷泉,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刚刚小朋友的玩法是不是和示意图上的一样,然后仔细观察,研究一下: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

教师:现在杨老师在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示意图来操作一下。

三、喷泉的形成。

教师: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呢?

教师:原来水位的高低落差、还有水的压都会形成喷泉。

教师: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喷泉喷得更大呢?

教师小结:原来,水的`压力、水位落差,喷泉就喷得高喷得大了。

四、欣赏各种各样的喷泉,感受喷泉的千姿百态。

教师:老师这里有些地方的喷泉,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视频喷泉)

教师:喷泉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美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人们都喜欢到喷泉下嬉水游戏,非常开心。小朋友们知道吗?喷泉还可以净化空气呢,在喷泉周围的空气特别干净,喷泉能把空气中的灰尘赶走,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演绎着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先猜想,再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总结。老师只是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们便循着这一线索探索起来,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都在积极的参与探索,相信他们以后会爱上科学探索活动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什么是移动?

小结: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小结: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小结: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2、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

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

活动准备:

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

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

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

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猜猜,是谁?

小结: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泥鳅。

2、教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很难捉这一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

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教师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

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许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2、幼儿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

3、互相交流捉泥鳅的.经验。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为什么?

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

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

4、教师小结: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容易捉起来;

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鳅最快最方便。

1、设疑:用那种方法捉泥鳅最快最方便?(幼儿自由猜测)

2、幼儿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教师鼓励幼儿每一种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

3、幼儿交流操作经验。

师:刚才,你们把每一种工具都试过了吗?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鳅比赛。

根据幼儿的回答 ,每一种材料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幼儿当评委,使用哪一种材料的幼儿第一个捉起,哪种材料就最快。

5、教师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用毛巾来捉泥鳅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网兜也很方便,因此,卖鱼的地方都用网兜来捉。

四、简单认识泥鳅。

1、了解泥鳅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捉泥鳅,你们高兴吗?泥鳅为什么会那么难捉?(身上有粘液)泥鳅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减少摩擦、保护)

2、认识泥鳅身上其它的宝贝及他们的作用。(采用实物投影仪)

头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纹、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五对)

3、简单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五、设疑,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玩了捉泥鳅,还认识了我们的泥鳅朋友,我们把泥鳅放到自然角里饲养,看一看他们喜欢吃什么。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及基本生活习性,懂得分辨雌雄。

2、知道阳澄湖大闸蟹是我们昆山的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探索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螃蟹每组2只,透明塑料盒每组1只。

2、阳澄湖大闸蟹幻灯片,电脑、电视机、实物展示仪。

3、筷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猜谜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有一位朋友要到我们大四班来做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猜猜看:两只大钳会夹人,小小嘴儿吐白泡,身穿青灰衣,烧熟变红衣。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请出今天的客人螃蟹。

2、认识螃蟹

(1)幼儿第一次观察螃蟹

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

②请个别幼儿说说:它长什么样?

③教师小结:青背、白肚、黄毛、金爪,长着八只脚,两只大钳,嘴里吐着泡泡。

(2)第二次观察螃蟹

①引导幼儿让螃蟹动起来,再比较雌雄的不同。

②请个别幼儿说说有何新发现。

③教师小结。

3、介绍昆山特产——大闸蟹

出示图片欣赏,知道它是昆山的特产。

4、认识熟螃蟹

自由讨论,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与同伴合作制作再生纸,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利用再生纸进行自由创作,发展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再生纸、用再生纸制成的物品。

2. 旧报纸、盆子、搅拌器、网架、毛巾。

3. 干花、广告色。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欣赏再生纸及利用再生纸制成的物品,强调再生纸是用废纸制作成的。

2. 提议大家来制作再生纸,向幼儿介绍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幼儿分组制作再生纸,步骤如下:

把旧报纸撕成碎片,浸在水中;

把碎纸放进搅拌器打成纸浆,在这个过程中可加入干花或广告色,以增加香味和颜色;

把纸浆倒在网架上,晾干;

纸浆干透后,从网架上小心取下。

3. 制作完成后,请幼儿摸一摸再生纸,说说有什么感觉,请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再生纸,如什么颜色、有没有香味等。 4. 鼓励幼儿在再生纸上绘画或拼贴,进行不同的创作。

活动评价

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再生纸。

能利用再生纸进行创作。

懂得珍惜用纸。

活动建议

《幼儿用书》第14-15 页提供了制作再生纸的过程,老师可以参考。或者用来在幼儿分组活动前,向幼儿介绍制作再生纸的步骤。

活动反思

结合本园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研究课题,我选择了《科学活动:有趣的再生纸》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竞赛。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环保活动相对其他活动来说知识性较强,较枯燥乏味,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还比较远,要上好很难。综观平时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由于其是形、声、色、知、情、意相统一的.产物,并运用了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更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中,对优化环保教育过程、提高环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交流探索结果,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种,如:盒子、瓶、笔、纸、直尺、羽毛、书、水彩笔、积木、牙签、吸管(粗、细)等,每组一份。

2、辅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米、沙子、胶带、剪刀、皮筋等。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2、实际操作,区分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3、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东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不能站住的物体站起来。

1、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幼儿尝试操作。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三)、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尝试让纸站起来。

1、要使纸站起来有多少种办法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使纸站住。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总结: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许多好办法让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也想站起来的,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找一找,想个办法帮帮它,好吗?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