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1本文是台湾着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文中“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一方面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另一方面,我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因为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因此,我在努力尝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我还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竟是如此有趣,跟自己现在的生活经历似乎有点相似。于是,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我的极力推荐下,相信学生会相继到图书馆借阅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看,还有可能会观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美中不足,其实在文章的最后,我应该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情感的写法,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课后,可安排一个小练笔,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自主交流。
毋庸置疑,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写得好,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然而我曾因此怀疑,这样的文章是否适合小学生学习。因为在我看来,这种遥远的回忆、(www.fwsir.com)这种感伤的情绪,似乎必是经历过后方能领悟得了的。正如会品茶而识人生真味者,究竟长者居多。这种忧虑应该说伴随在课堂的大部分过程中。即便师生共同总结出了“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即便学生的朗读中已渗入了那么多的不可名状的感触,我却仍然怀疑着,文中那种无法言表的情绪是否被学生充分地感触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2《冬阳童年骆驼队》其中有一段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其实,在语文教学何曾不是这样?文本只有“慢慢地咀嚼”,才能品味出语文的味道出来。
一、应花时间让学生“咀嚼”
昨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他们觉得有趣的片断进行学习,让他们反复去咀嚼课文。因此当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都把各自的体会说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后来评课的曾老师说这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是在于我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进行咀嚼,他们会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也证明了他一定程度上读懂了课文。因此,在这环节的时候,自己也很兴奋,因为我的兴奋被他们的出色发言激发了。
二、应让学生懂得“咀嚼”的方法
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发言交流很广泛。但很多的回答都是表面的东西,并没有直接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从这节课当中,我发现,课堂是活了,但是,怎样让学生去养成“咀嚼得更有味”的习惯呢?很多学生惯于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这段话的内容,其实,这只是很初步的一个体会。那么如何把这样浅的体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感悟呢?需要我们平时贯彻给学生咀嚼的方法。“抓关键词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像”等等理解句子的方法,在课堂中要常期落实,这样学生的咀嚼就不会只停于复述句子意思的层面上。这样,学生读书才会更加有味道。
三、应在学生“咀嚼”的.时候给一定的训练
朗读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我这节课也是充分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所以课堂活了。但是,在课堂活了之余,自己想想:这节课语文味是不是淡了一些呢?想到这里,我就会想一个词,就是“训练”。语言学家张志公提倡语文要多多进行“语文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训练。虽然在课堂上,并不是机械地去为了训练而进行训练,毕竟那样是很枯燥。但是,如果在感悟上训练得当的话,往往会可以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智慧的启迪。一位老师在上《我不是最弱小》这篇课文,老师在教学中,大多是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中感悟到什么,学生感悟往往流于表面,这节课跟我的课差不多。但另一位老师却是在进行这一段话教学时,从语文训练的角度出发,出示:“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然后问:“你觉得在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学生很快地填上了“立刻、迅速、轻轻地”接着,在学生的交流中品味到了这一段文字的思想内涵。这个环节,老师从揣摩词语的精当入手,实则在语言训练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世界,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正确使用词语的技能,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比单纯让学生说一说体会到什么要深透得多。同样,在这一节课中,作者林海音的文字是很朴实、生动的,四个片断都写得很真挚。如果我在某些重要的片断中,插入一些语文训练的话,学生对作者的童年生活特别是学驼咀嚼的时候的画面会理解地更加的透彻、深入。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3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这类课题学生在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他们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联想到冬天的太阳、缓缓行进的骆驼队儿童诗两首仿写;联想到诗,感受到节奏感和语言的美好等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被激发起来。然后让充分自读,读熟课文,了解内容。本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强。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4《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先引起我兴趣的不是课文内容,而是文章的作者──林海音。过去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一篇文章《窃读记》,当时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们清楚地记得文中的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曾经在同学们中间轰动一时。因此,作者林海音这个名字我们都还记忆犹新。今天又读到她的文章,不仅感到似曾相识,更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想了解她的成长经历 ……此处隐藏6773个字……件?”何谓“三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反复吟诵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整堂课,学生主要就是在笑谈趣事之趣,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感伤。
将课堂中几次反复的环节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重复的只是形式,而感悟却是一次次地在加深、在升华。这使得形式上的反复其实却成为了一种回环旋绕的递进。数一下,学生共朗读了五次重点句。应该说,前两次学生的诵读是比较被动的,是教师出示并引导着学生读,因此学生的朗读听起来显得比较生硬,一定程度上游离在课文情绪场之外。而到后来,当学生一次次地与文本与作者做着心灵上的对话,一次次地感受着童年那份遥远美好的童真童趣,他们的朗读也渐渐地入情入味。尤其是最后,当学生尽情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和怀念之后,学生的情绪和文本的情绪到达了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时,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将课堂推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种感悟和朗读的提升,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实现,正如茶味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并逐渐变得浓郁芬芳,并非需要外在地添加一些什么东西。这种看似随意和自然之所得,却不能不说是充分体现了教师高超的课堂艺术水平。
三、神韵如茶——清香幽远
在这一课中,我犹为欣赏的是两个前后照应的环节——围绕“总是问”这一部分,教师先是让学生尽量去想“她还会问过哪些问题”。学生也是孩子,这一问,直问得五光十色、童趣盎然。原文中因为人生沧桑而造成的那份隐约的沉重感一扫而光,学生原本还略有心灵游离于文本的嫌疑,由此一问,却和文章、和作者如此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不说人、文合一,至少也可以说鱼水难分了吧。之后,教师又出现了《城南旧事》中关于“什么是贼”的一段对话,更把学生的兴趣、理解和感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如果仅仅是这一问,课堂固然丰富而活跃,但还不足以称之为“有神”。最妙在于稍后的另一问——结合课堂中反复出现并诵读的那句“我也不会再问了”,教师提了另一个问题“哪些问题我不会再问了?”这几乎可称为是神来之笔。从内容上看,这个问题简直太简单了,学生只需把几分钟前海阔天空、神思漫游之际的种种奇问怪问重复一遍即可,连思考都几乎可以省去。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一问的意义却决不在此。学生在一个个否定自己不久前提出的种种奇思怪问时,内心中感受到的决不仅只是否定几个问题那么简单。一个个消逝的问题,其实代表的是一段段消逝的童年,一份份消逝的童真。可以看到,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即便是因为一句在现场来看极为幽默的“它们都是鸡”而引来全场哄堂,但是流动在笑声下面的仍然是那种沉重而略带感伤的情绪。学生的理解和心灵的感悟,在这极富神韵的一个片段中,和文章、和作者亲近了,结合了。这种结合,在下面学生进行写片段练习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站在未来的立场,审视着作者的也是自己的童年,倾吐出一段段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怀念,感伤,珍惜,憧憬,种种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如氤氲的茶香,弥漫课堂,充溢心灵,久久不散。
四、结课如茶——清韵悠长
非常值得一提的还有结课处的那首诗歌《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不自觉地联想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还有那一种“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独有意境。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写得好,散文的形式下洋溢着诗般的情愫。然而我曾因此怀疑,这样的文章是否适合小学生学习。因为在我看来,这种遥远的回忆、这种感伤的情绪,似乎必是(如佛经所言吧)经历过后方能领悟得了的。正如会品茶而识人生真味者,究竟长者居多。这种忧虑应该说伴随在课堂的大部分过程中。即便师生共同总结出了“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十个字,即便学生的朗读中已渗入了那么多的不可名状的感触,我却仍然怀疑着,文中那种无法言表的情绪是否被学生充分地体贴着。直至读到这首《童年,我心灵的故乡》,终于释怀。
如果从纯诗歌鉴赏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是放在这儿结课,我们却不得不说是匠心独具的,因为它与课文正好形成了一种充分的艺术上的映衬和互补关系。《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种诗化了的散文,在平实的文字下,涌动着浓郁的诗情,一种感悟人生的诗情,正是这使得文本的理解难度被加大了。而《童年,我心灵的故乡》却是一种散文化了的诗,构筑诗歌的意象虽然优美而跳跃,但其表达的感情却比较直接而鲜明,更贴近这些处于童年末期的孩子的理解水平。一诗一文,相互映衬,文字与文字呼应,诗意与诗意交融,相得益彰。我相信,这诗与文将成为一个整体,深深熔铸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随着他们的长大,不断地被回味、被领悟。什么是好文?什么是好课?能让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发现和感悟者即是。正如茶,壶竭而味长,香留于齿间,韵萦于心上。课亦此理啊。
如题所言,其课如茶。但茶无至味,课亦如此。以我之陋见,在这堂课上也并非没有可斟酌之处。
第一,课堂上教师的几处点拨难免留下一点生硬的痕迹。比如在谈到“看骆驼咀嚼”这一部分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感悟到“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这一点吧,教师显得有点着急,较为直露地把问题抛了出去“老师也看到过骆驼,但我就觉得骆驼咀嚼草料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这里其实是在不自觉间暗示学生——要把成人和儿童对立起来进行考虑。细细分析,这里面其实站不住脚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刻意对立师生观点的做法有点做作,与整个课堂给人的那种清淡自然的氛围不太和谐;教师潜意识地把儿童和成人的观点划分为天真唯美和务实世俗两类,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年龄差异和心理差异之间的不同,虽然两者在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中的点拨是必要的,但是高艺术性的点拨应该能达到那种盐溶于水、了无痕迹的状态,一旦教师把自己的身份过于彰显出来,就未免逊色一筹了。这个问题在课堂的其他地方也有显现。比如在学生谈“骆驼为什么挂铃铛”时,教师也忍不住给学生的两类观点分别贴上了“天真尚存”和“已然长大”两张标签,虽然祝贺的口吻和教师真诚的态度使这种标签味淡了很多,但听起来仍然有这种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对本课“茶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本课如茶,含蓄深远,清韵绵长,这固然是其优点,但凡事辩证,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未必没有波澜不惊、缺乏较强的起伏这样的缺点存在。这样的课固然能滋养人、启发人,却不足以冲击人、震撼人。所以如果单就课堂的表面效果而言,会显得不那么耀眼,而要能品味其真意者也就不会太多——这是对听课教师而言。对学生而言呢,小学生的心智发育都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还比较容易,而要体会这样的悠远感伤的情绪就比较困难。这个课堂中的孩子的表现的确可称上佳,但如果换一个班级,面对一些基础略逊的孩子,课堂可能就不会这么精彩。而且,这样的设计从内容角度看,板块式的安排使得收放余地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从对文章情绪内涵把握的角度来看,似乎进行调整的空间不是很大,而一旦学生感悟不到这个层次,整个课堂就会失去灵魂的光彩。——当然,或许我是在做杞人之忧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