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30 18:26:21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对自己的表现我还是比较失望的。从初读开始的说话题布置要求开始,我整个人已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该说的,没有说清楚。不该说的,反而是罗罗嗦嗦。因此整堂课的节奏令人并不是感觉很舒畅。

整堂课的很多环节也完成的十分仓促。正因为概述课文内容要求没说清楚,以至于在初读这个环节花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为了赶上原本就准备拖堂的时间,在赏读这环节的处理就显得过于草草了事了。直接反映在:老师的话过多,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朗读的训练不到位,学生的'情更是游离在文本之外。这对于这样一篇比较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这是一个比较致命的失误。

当然,对于这么一堂漏洞百出的课,对于在座各位是应该有很多意见可提的。因此,希望每位听课老师能开诚布公地给予我批评指正。你们的真知灼见也将是我这堂课最大的收益!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2

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整节课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以读代讲,自读自悟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我以“快乐”这个话题,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情,学生们激情洋溢,快乐无比,正当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引入了课题:给予是快乐的。接着质疑: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质疑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最后检查初读效果。

二、再读课文体会感动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质疑:默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令你非常感动?学生读后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很快地感受到了两次意想不到:“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和“小男孩坚定的承诺今后也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这一环节为下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美好的心灵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品

课件出示:“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后,让学生猜猜省略号的内容,让后让学生明白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质。使学生内心受到震动。从而体会保罗的第一次感到意外。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第二次感到意外。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小男孩纯洁无暇、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

小男孩的言行不仅感动着我们,更感动着保罗,学生从保罗的行动中,感受的保罗真正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真谛。”

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谈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使得学生的感情无形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重温名言,让学生体会到给予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真正明白给予的含义。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3

本组课文围绕“人间真情”编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本文主要讲了保罗认识的一个小男孩,见到保罗的哥哥送的圣诞礼物,很是羡慕,读到这里,谁都会猜男孩肯定希望有这么一个哥哥。可是男孩却是希望做这样的哥哥!

文章不难理解,我重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问,多数同学都会,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却是不容易。首先,我教给学生怎样提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疑问词“为什么,怎么样、哪儿、哪里”来提问。至于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先找文章的关键部分、重点部分,针对这部分内容来提问。例如:“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保罗为什么要带小男孩兜一圈”“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哥哥”等等,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能在文中找到答案。还要学会与同学交流,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会探究、在合作中促进学习。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4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是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阅读、探究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讲解与朗读,应让学生在不断地读悟中与文本展开对话。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自读、质疑与合作释疑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过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营造氛围。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4分钟)

让学生说出与"高兴"相近的词语。(师板书:快乐)

在什么时候你是快乐的?(学生说)

板书完成课题,生读课题。

导入: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最想知些什么呢?(“给予”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礼物和获得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

三、自读课文,提出问题:(8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学习所得和疑难,过会儿找同伴交流。

要求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一下对课文的理解,解决、筛选同伴提出的问题,比一比谁的'问题最有价值。

四、交流讨论,探究问题。(20分钟)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么究竟谁的问题提得最好,最有价值呢?我们来分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想法。

小组间互提互答,教师相机引导。

投影:“保罗是错了,还是对了?”让学生讨论。

(生: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投影:“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那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投影:“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弟弟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学生把答案填上练习册上后汇报。

五、联系实际,深化情感。(5分钟)

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我----------,我快乐!”)

推荐3篇相关的文章,课后去阅读体会。(推荐篇目)

六、课末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 ……此处隐藏6405个字……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放学路上帮一位老爷爷推车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帮妈妈干家务活而感到快乐!

师: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

【案例反思】

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在学生的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而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使之慢慢滋生起来,强壮起来。在语文教材中有多少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文章,如《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等等。它们不仅陶冶着孩子,也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的美好人性;语文,就是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语文,就是要用教师自身的美好人性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我很欣赏一位老师教学《说一说〈西游记〉》中的课堂评价:

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

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

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

师:看来人忠厚老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白龙马原来是条小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后来知道错了,就变成了马给唐僧骑。

师:哦,知错就改,将功补过,多么好的一种品质!”

这位老师做的不正是唤醒、培植美好人性的工作吗?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西方哲人说得好,“教育如果不是深入到灵魂深处,就不能在灵魂中生根成长。”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3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外国的文学作品。《高尚的行为》《全神贯注》《给予是快乐的》等都是外国非常有名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不仅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在谋篇布局上也很有特点。如何教好外国文学作品,很有研究。下面就《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体感知,抓住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这篇课文,是以保罗为主要的人物,主要记叙他所经历的事情。只有用这个问题,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但含义很深,教学不能从题目入手。

课文主要讲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前夜”和“前夕”的概念是不同的),用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轿车,载着一位小男孩和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兜了一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保罗从那天也才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二、弄清思路,分好段落结构。

课文没有写保罗怎么载着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兜圈的情景,而是详细地叙述了原因。保罗怎么会用新轿车载着他们兜圈的呢?情节曲折的,叙述也是很生动的。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对于划分课文的段落,记住情节,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在圣诞节前夜,保罗用轿车载着小男孩和弟弟兜了圈。再读一读课文,保罗的轿车经过了哪几个地方?(办公室前、途中、小男孩家门前、“街道上”)

学生根据轿车停放的地点,可以把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1—7节);第二段(8—9节),第三段(10—11节),第四段(12—13节)。

段落的大意,很难概括。因此,在这时不必要学生说得很清楚,不说也不要紧。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给学生真正上了一堂教育课,很多学生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都认为得到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文中小男孩的举止却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意料,让学生知道了比得到更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给予,是让别人得到,这样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高尚,但这让人惊讶的举止又是出自一个小男孩之手,这对学生是一个好的教育机会,比比自己,想想生活中有他这样的想法吗?有他这样的活动吗?

不过在课堂中有几个不足之处,在整节课中,没有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一个提升过程,整节课缺少厚度。在导课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什么事情让你快乐,学生一般都会说到一些收获让自己获得快乐,那么教师就可以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快乐,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给予。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相信大家在学了课文之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在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如何让我们出乎意料,而这一部分的教学更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对于孩子们平常的感受来说,收获、获取是快乐的,而在小男孩眼里,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所以,应该让学生通过两者的.比较来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我想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乎意料的情节,抓住为什么会出乎意料来展开,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去感受小男孩给弟弟的关爱。正因为小男孩的这些出乎意料的举动,才让保罗深深地感动,从而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主动下车抱起小弟弟带他们去看看美丽的圣诞礼物。在此,让学生感受一种爱传递着另一种爱,一种快乐生长着另一种快乐。

让学生谈谈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哪些人,也让你感受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体会给予是快乐的。以“给予是快乐的”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的感受有一个质的提升过程。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

《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小组交流来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预习汇报,把握好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学案自学,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抓住两个让人感到意外的地方,体会保罗内心受到的震撼。在体会感悟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给予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在教学的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巴金的名言以及书后的'相关的阅读课文,为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那就是由于以上的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致原来设想的“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给,永远比拿愉快》及有关“给予”名言名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这一环节没有落实好。有人说教育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的确这样,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积极地寻求对策,意图消除遗憾。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