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7:26:09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及疑点

(一)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二)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

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所需要使用的表格(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问难

1、师包含深情地说: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你看大年夜的晚上,她正在大街上哆哆嗦嗦地走着,又冷又饿。(课件出示风雪中的小女孩,同时播放悲凄的音乐)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生答:小女孩的生活多么悲惨!小女孩多么饥饿、多么痛苦、孤独啊!小女孩真可怜!)

3、可是文章结尾却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课件出示这句话。齐读。你有什么疑问?(生问: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幸福是什么含义?她看到哪些美丽的东西?)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一)有感情朗读五次描写幻景的句子。

1、她擦了几次火柴?她看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请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指名回答。

2、请用“—————”画出描写这些幻景的有关语句有关,读一读。最喜欢的语句大声地多多几遍。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

3、交流反馈:

(1)、同学们找到写幻景的句子吗?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是啊!这些幻景确实非常美妙、神奇,那么我们进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下吧!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至二个幻景认真地读一读,去感受幻景的美妙、神奇,然后用你的朗读把那种美妙、幸福的感觉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3)、朗读反馈(按照学生朗读的顺序交流)

第一次幻景:我们先请读第一个幻景的同学来读一读(评议)

朗读处理: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轻读:读出尽情享受、陶醉;重读:读出惊喜)齐读

第二次幻景:在第一次幻景中,小女孩尽情享受火炉带给她的温暖,那么第二次幻景带给小女孩的又是什么呢?谁愿意来读?为什么读的时候,声音放轻了,放慢了?(课件演示,感受)是啊,看到这喷香的烤鹅向她走来,万分饥饿的小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第三次幻景:想读的同学一起读,说说你有什么独到的朗读处理吗?(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要读得快些,读出惊呆了)

第四次幻景:

a、最后一次小女孩看到了她亲爱的奶奶,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是怎样对奶奶说的,谁来读读?请女孩子当那个小女孩,把她又惊又喜又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好吗?

b、奶奶确实没有离开,而且变得更加高大、更加美丽——教师范读(结合课件演示):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好好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那么这一段话,你准备怎样来读?指名读,谈感受。

4、连读四个幻景:

(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我们把四次美妙的幻景连起来读一读,怎么样?)

分工:第一次——一、二两组同学读;第二次——三四两组同学读;第三次——男同学读;小女孩的话——女孩子读;最后飞走了——全班齐读

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大量时间的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景呢?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过渡:幻景是美好的,但幻景终要消失,每一次火柴灭了,小女孩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了?理解幻景破灭的句子

出示句子:

(1)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线。

请学生谈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轻声读读这些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幻象与现实的再次鲜明对比中,发现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象中没有寒冷、饥饿、享受着快乐与疼爱。她是幸福的。当火柴熄灭时,她又会回到冷酷的现实,学生此时认识到小女孩这时的幸福是可怜的。

过渡: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让小女孩想起了奶奶,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最后一次是怎样擦燃火柴的呢?生答。她以前是怎样擦燃火柴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语句。生回答。

(三)体会擦火柴时的不同心情

课件出示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

问: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的不敢,最后一次的急切、毫不犹豫,,反差时是多么大啊,这里,你又读懂了什么?连读这五句话。

三、解疑内化。

1、读后思考。

(1)齐读课文最后 ……此处隐藏31945个字……敢到果断,这是小女孩的不幸。她太冷,她太饿,她太缺少关爱!幻想是那样美丽,而现实又是那么无情。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2)创设情境: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

4、探究、感悟本质

边听二胡曲《二泉映月》边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如果小女孩没有被冻死,她活了下来,接下来她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生:小女孩活着就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真正地解脱。

生:小女孩只有离开了世界,才能不痛苦。

(第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

第二个“幸福”: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真正含义是受罪与死亡,透过这两个“幸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愤心情,感受到她对劳苦人民给予的深深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难过,很同情她。

师: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怎样对待她?先欣赏我国儿童刘倩倩的获奖诗歌《你不要问这是为什么》。

生:我会把她带到我的家,好好地照顾她。

生: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爸爸和妈妈都希望能再有一个孩子。所以,如果小女孩来到我身边,我会请爸爸妈妈收留她,做我的小妹妹。

生:我会鼓励小女孩,让她好好地活下去。

师: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孩子,都愿意用一颗爱心去帮助她。那在小女孩的周围,人们是怎样对待她?

生:骑马车的人目中无人地从她身边闯过。

生:小男孩拿走她的拖鞋。

生:她爸爸打她,一点儿也不爱她。

生:人们一点也不可怜小女孩。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这个社会太黑暗了,贫富差距太大了。

生: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师:当年安徒生写下这篇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好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快乐。身处幸福中的我们是不是也盼望着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呀?

生齐声答:是。

师:那我们就给这篇童话改个结尾怎么样?

生齐声:好!

师:快速地和同桌商量商量,你想为小女孩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生:小女孩的爸爸看到小女孩还没回家,就出去找她。找到了小女孩,就带她一起回家过年。

生:小女孩的爸爸良心发现,不再虐待小女孩,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生:小女孩又冷又饿地坐在那里。室里在过圣诞节的人们发现了她,就带她进屋一起过圣诞节。

生:因为丹麦是一个王国,所以有国王。国王的小王子出宫玩的时候,发现了小女孩。他把小女孩带回宫中,好好地照顾她。

师:大家都是善良的、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为小女孩设计了美好的结局。相信安徒生爷爷知道了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你一定被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惨的遭遇所打动,被安徒生那感人的童话故事所吸引。下面我们一起认识认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

作业

1.自主选择以下情境之一,以“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创造性的完成一件作品。

a、六一日儿童节

b、大年夜的晚上

c、我过生的那一天

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3、关注世界,从各种媒收集资料,寻找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

附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会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都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录象能帮你解答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留意画面,用简洁的言语说说故事的内容。

2、录象毕竟太直观了,而我们想了解这位来自丹麦的童话大师笔下的精彩,还必须读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3、好,请大家读下面的句子。(生读)老师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会读得更好。

4、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小女孩怎样,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5、你觉得小女孩怎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怜。)“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悲惨)

6、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三、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生:我从“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体会到小女孩很可怜,本来大年夜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却在街上卖火柴,多可怜啊!

生:我从“她的旧围群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悲惨,她生在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

生:我从“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体会到小女孩很凄凉,爸爸不疼爱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还从小女孩在墙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体会到小女孩很悲惨。这里作者运用的是侧面描写。

师:大家同意这说法吗?(生异口同声:同意)谁来谈谈你的见解?

生:我来谈。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温暖,她就幻想有火炉;因为饿,她就幻想有食物;因为圣诞节就要来了,她就幻想圣诞树;因为现实没人疼爱,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为现实与幻想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幻想越美好,就让读者觉得她更悲惨。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对冷冰冰的天气、冷冰冰的亲人、冷冰冰的社会,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

2、延伸: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